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BB视讯·(中国)游戏官网|新三板医美行业专题报告 颜值时代,美无止境

发布时间:2025-10-17 11:22:39    次浏览

钟 1 进入“医美”世界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手 段对人的容貌和身体部位形态进行修复与重塑。医疗美容区别于生活美容的主要特点在于其美容手段是具有侵入性或创伤性的医疗手段。医疗美容按照项目大类可分为手术类和非手术类(即通常所说的微整形)。 现代整形美容史始于 19 世纪,从修复缺损器官的医疗需求逐渐发展为追求美丽外表的消费性需求。从医美的发展史也可看出,医疗美容兼具消费和医疗的双重属性,客户消费需求和医疗机构的专业水平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2 500 亿终端市场,向千亿市场进军 根据智研数据中心整理测算,中国医疗美容市场 2014 年市场规模达 到 520 亿元,2007 年到 2014 年复合增长率约 29%。 ?从人均指标来看,不论是人均医师数量,还是人均整形手术例次,我国的水平远低于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医美行业尚有巨大发展空间,未来 5 年收入增速有望维持 20%以上,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 ?从全球医美市场特点来看,手术和非手术类项目比例相当,手术项目中头面部手术占比居前,非手术项目中肉毒素和透明质酸最受青睐。 ▲手术和非手术比例 ▲手术大类项目中头面部占比美国、巴西、日本和 韩国的整形手术数量在全球占比居前,以肉毒素和透明质酸为代表的微整形(非手术项目)颇受欢迎, 美国和巴西在身体部位(隆胸和抽脂)的整形诉求相对较多,而日本和韩国则明显倾向于面部整形。我国医美行业呈现出微整形增速高、消费群体“年轻态”、白领消费为主力等特点,未来发展趋势将与日、 韩等亚洲国家更为贴近。 3 医美崛起之源—供需两旺 我们从行业的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探究国内医美行业发展的推动因素:供给端主要受益于民营医院的崛起以及医美技术的升级, 需求端可总结为以下四各方面:人均收入提升促进消费升级、韩流文化影响和理念的改变、颜值经济的导向及变现、医美服务的“网络效应”及群体拓展。 4 医美产业链剖析: 医美行业的产业链环节主要集中在上游的药品、器械生产厂商和下游的医疗美容机构, 中游主要是药品、器械的代理商和经销商,加之娱乐文化、广告传媒以及医美中介 O2O 平台等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要素,共同构成医美产业的生态圈。 上游厂商以医美行业专用器械为主,注射类如玻尿酸等厂商利润率较高,但市场规范有待加强;激光等医美设备仪器类,国外品牌占据较大市场份额,进口替代空间大。 下游医美服务机构民营占据 70%以上市场,行业高度分散,行业监管需加强,规模化的连锁机构盈利能力有较大提升空间,市场需求的增长催生个体诊所“小而美”的存在。 奇致激光(832861) 国内激光美容领导品牌 公司主营激光类医疗器械,按照应用科室的不同,可分为四大类:医疗美容产品、皮肤治疗产品、整形外科产品、泌尿外科产品。 2013-2015 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达 33%,净利润增速达 51%。公司重视研发,产品系列丰富,拥有 24 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是同行业产品注册证最多的企业之一。 公司的主要产品分为自制和代理两类,2015 年公司加大了对自制产品的销售力度,自制产品的销售占比由 2014 年的 47.61%提升至 58.53%。根据 2008 年至 2013 年全年皮肤美容类医疗激光的市场销售统计对比,公司稳居市场排名的前三位。 华韩整形(430335) 打造医美专业品牌 公司是集整形美容医院及其细分产业链投资的管理集团化公司。公司已成功打造南京医科大学友谊整形外科医院(国家三级整形外科医院,具备开展国家规定的 1-4 级整形手术项目的所有资质)、北京华韩医疗美容医院、华韩(青岛)整形美容医院成熟可复制运营模式。2015 年至今,公司相继战略投资了四川悦好美容医院、长沙华美诺德美容医院和南京奇致美容医院。 2012-2015 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达 47.26%,毛利率维持在 50%以上的较高水平。现有网点的业绩释放和全国网点的加速扩张将推动公司业务持续高增长。 丽都整形(834480) 整形美容服务优质企业 公司主要从事外科整形美容、皮肤美容、牙齿美容和中医美容等在内的医疗整形美容服务。自 2009 年起分别在无锡、贵阳、北京、昆明、太原设立 5 家连锁整 形美容机构,营业面积约 19,876 平方米,拥有诊疗床位和牙科治疗椅 104 张。2014 年公司扭亏为盈,实现营业收入 17278 万元,净利润 773 万元。公司集团化连锁经营优势显著,并以轻资产模式进行布局,在行业整合加速的契机下,计划以每年 3-5 家的扩张速度,在上海、南京、广州、长沙、武汉、杭州等一线城 市选择优质整形机构进行布局,打造实力版图更为辽阔的整形美容帝国。?风险提示:医疗风险;新品研发风险;作者:中泰证券分析师 陈康、张帆价值研究 丨 精品活动授权说明:转载原创请在文章开头添加以下版权信息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想与10万投资者和100多家机构深度交流吗?添加微信号:tianying07与财富共舞